〔咀嚼檳榔小心口腔癌〕
    ◎ 類別:綜合訊息
    ◎ 發佈單位:台灣健康檢驗網
    ◎ 發佈者:預防保健部

近幾年,口腔癌在國人男性癌症十大死因中排名第五位,但其成長率從民國
88年起已躍升為所有癌症的第一位,顯示口腔癌對國人健康的危害程度與日
俱增。
在臨床上,有6成的口腔癌患者來就醫時已進入第三期或是末期,也就是說
大多數的口腔癌患者都有延誤就醫的情況發生。
目前最常見造成口腔黏膜破壞的原因是咀嚼檳榔、咀嚼菸草、長期食用刺激
性的食物、抽菸與喝烈酒;不合適的活動假牙也會造成慢性刺激並破壞牙
齦,長久下來也可能導致牙齦產生癌症變化。
在台灣,口腔癌的發生與嚼食檳榔的關係最為密切,大多數口腔癌患者都有
嚼檳榔的習慣,因此現在的台灣口腔癌幾乎可以稱為「口腔檳榔癌」。
由於檳榔長期磨擦口腔之後,口腔黏膜被破壞,因而在口腔中不同位置形成
白斑變化;更進一步會造成口腔黏膜下纖維化。口腔黏膜下纖維化是屬於嚴
重型的口腔白斑症,其症狀為:黏膜變白、變得敏感、黏膜角化增生、失去
彈性與抵抗力、容易潰爛、舌頭伸出困難、張口不易等,進而會產生口腔癌
病變。且口腔黏膜下纖維化是永久性的改變,並不會因停止吃檳榔而恢復原
狀。
男性的口腔癌患者95%左右都有嚼食檳榔的習慣,以40﹣50歲的患者發生率
為最多;但是現在嚼食檳榔人口的年齡層下降,因此30多歲的嚼食檳榔男
性,已經成為第二高罹患口腔癌的對象。若同時伴隨有酗酒、吸菸者,其得
到口腔癌的機率是無這些不良嗜好者的123倍。
另外,不嚼食檳榔者,不管男性或女性,也有可能罹患口腔癌,但機率較
低,其好發年紀以60﹣70歲為最多。
罹患口腔癌主要的原因不明,可能是基因退化改變,或身體的免疫力降低,
導致傷口癒合能力下降;另外不合適的活動假牙在長期磨擦牙齦之後,或其
他化學物質長期慢性刺激口腔黏膜之後,都有機會造成口腔癌。

  日期:2005.12.16



彰化市(500)彰南路一段 425 號 二樓
傳 真 :(04) 7385205    
E-mail :service@medicallab.com.tw
版權所有© 2002 弘醫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