〔停經後出血須留意!子宮內膜癌上身?〕
    ◎ 類別:綜合訊息
    ◎ 發佈單位:台灣健康檢驗網
    ◎ 發佈者:預防保健部

女性朋友注意,更年期停經後除了需留意因卵巢功能退化、女性荷爾蒙分泌減
少,身體失去雌激素保護,所帶來的基礎代謝率降低、體脂肪上升,肥胖、糖
尿病、高血壓、高血脂等慢性病問題發生率提高等問題外。更要小心停經後又
來月經、停經後異常出血,可能是潛在的子宮內膜癌所引起!
國民健康署表示,根據最新癌症登記資料顯示,110年新診斷出子宮體癌個案
3181名(其中子宮內膜癌占92.61%),標準化發生率為每10萬人17.0人,為
女性癌症發生率第5位,發生的年齡中位數為57歲。112年子宮體癌死亡人數
為535人,標準化死亡率為每10萬人2.4人,為我國女性癌症死因第10位。
**子宮內膜癌是子宮體癌中最常見的一種,好發於停經婦女
發生於子宮的癌症可以分為子宮體癌和子宮頸癌,而子宮內膜癌是子宮體癌中
最常見的一種癌症類型,每年新診斷子宮體癌個案中有超過 90% 以上為子
宮內膜癌。
子宮內膜癌好發於50-70歲女性,且多數為停經後婦女,110年新發個案中50
歲以上女性即占 73.5% 。以110年癌症登記資料來看,診斷出子宮體癌時有
71.9% 的個案都處於第0期或第1期之預後較佳的癌症發展初期。近五年的癌
症登記資料平均值顯示,子宮體癌之五年存活率為 83.9% 。
子宮內膜癌與遺傳和體質有關聯,其中肥胖為罹患子宮內膜癌重要因素。在澳
洲有超過 25% 的子宮內膜癌病例是由肥胖所造成,在美國則是高達 57% 的
病例歸因於肥胖。身體質量指數(BMI)大於30者,罹患子宮內膜癌的風險更
是BMI正常者(18.5~24)的2到10倍。
子宮內膜癌風險因子包括:長期月經異常的病史、曾被診斷罹患有多囊性卵巢
症候群者、停經後肥胖、有婦科癌症家族病史、服用僅含雌激素或其類似物成
分的藥物或補充劑、罹患糖尿病等因素。
美國癌症研究所(American Institute for Cancer Research, AICR)
指出,規律運動、健康飲食及維持適當體重,可有效降低20-30%罹患子宮內
膜癌的風險。
子宮內膜癌常見的異常症狀包括:停經後出血、經期不規則、經血變多等異常
出血,持續性陰道出血或紅色分泌物,貧血、倦怠,下腹疼痛等等。
專科醫師提醒,婦女朋友應及時警覺自身健康異狀。若出現上述症狀,應儘速
就醫,接受專業診斷並及早治療,阻斷疾病進展。

  日期:2025.02.04



彰化市(500)彰南路一段 425 號 二樓
傳 真 :(04) 7385205    
E-mail :service@medicallab.com.tw
版權所有© 2002 弘醫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