〔血脂肪異常當心變慢性腎病〕
    ◎ 類別:綜合訊息
    ◎ 發佈單位:台灣健康檢驗網
    ◎ 發佈者:預防保健部

據衛生署統計,台灣每年每百萬人新增末期腎病患者人數,高居世界第一,
平均每天新增廿三個洗腎患者。
國人慢性腎病的主因,除糖尿病、高血壓及慢性腎炎(免疫性變化)外,不
當使用藥物與血脂肪異常,也是危險因子。
#末期腎病得洗腎
慢性腎病或稱慢性腎衰竭,指腎臟功能在幾年內逐步惡化。當腎功能持續惡
化,而血中尿素氮與肌酸酐值持續增高時,會出現全身性症狀,腎功能降到
15%以下時就稱為「末期腎病」,症狀更加明顯,甚至可能危害生命,需要
長期洗腎或換腎才能挽救生命。
造成慢性腎功能不全的原因包括:慢性腎小球腎炎、糖尿病腎病變、高血壓
性腎病變、多囊性腎病變、紅斑性狼瘡腎炎及代謝性疾病造成的腎炎(如高
血鈣、痛風等)。
隨著糖尿病、高血壓等系統性疾病盛行率日增,所引發的慢性腎病也日益嚴
重。另外,國人若服用來源不明的草藥、偏方及止痛藥,也常造成腎臟功能
傷害。
許多被告知慢性腎功能不全的病患,會面臨到是否接受長期洗腎的抉擇。臨
床上,醫師會評估病患腎功能不全的慢性程度、嚴重程度及殘餘腎功能的多
寡,決定是否需要接受腎臟替代性治療。
評估慢性腎病變的指標,包括長期肌酸酐和尿素氮數值均高、雙側腎臟萎
縮、長期貧血、持續性的尿毒症狀或代謝性酸中毒。如果病患有寡尿(每天
尿量低於400西西)、心包膜發炎或骨骼變形等症狀,屬於嚴重慢性腎衰
竭,適當的長期腎臟取代性治療,勢在必行。
#限制蛋白質攝取
尚未進行腎臟替代性療法的患者,除了矯正可逆性的腎臟疾病外,保守性療
法是治療的主軸,包括飲食、藥物及全身性系統治療。
飲食治療以蛋白質攝取限制為首要課題。每日的蛋白質攝取應控制在0.6至
0.8克/公斤體重,並合併適當水分和鹽分限制。若開始進行血液或腹膜透
析治療,則每日的蛋白質攝取需增加至約1.2到1.5克/公斤體重,並食用高
生物利用價值的動物性蛋白質,是較佳的選擇。
#監測血壓、血糖、血脂肪
疾病治療須嚴格的監測血壓及血糖。與慢性腎功能不全有關的慢性貧血,可
使用紅血球生成素;約三分之二慢性腎臟病患有血脂肪異常,這是促成心血
管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,也與腎臟功能惡化密切相關。所以,積極治療腎臟
病患的血脂肪異常,可大幅降低腎臟病患整體死亡率及心血管疾病死亡率。
近年來,台灣在透析及腎臟移植的技術和經驗都有長足進步,慢性腎衰竭病
患的長期存活率和生活品質也都大幅度改善。
腎臟病是全身性系統疾病,病情複雜且為多樣化,病患應該和專業醫師密切
合作,建立完整的治療計劃,如積極治療血脂肪異常、每日固定測量血壓及
血糖、定時服藥等,並定期至腎臟科門診追蹤腎臟功能,以獲得最佳治療成
效。

  日期:2009.02.14



彰化市(500)彰南路一段 425 號 二樓
傳 真 :(04) 7385205    
E-mail :service@medicallab.com.tw
版權所有© 2002 弘醫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